克里今访华 中美关系的“情人节”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2-14 10:14:21 | 来源: 光明日报 |
美国国务卿克里2月14日至15日访问中国,恰巧赶上中国时间和美国时间的西方节日——“情人节”。
此前来自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声明称,克里将在访华期间重申,美国致力于寻求与中国建立一种积极、合作和全面的关系,并欢迎一个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和平与繁荣的中国崛起。
精心安排还是纯属巧合?提前释放的“善意”和恰逢其时的“情人节”是否预示着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将引领两国关系打开新篇章?
二战以来,中美曾相对稳定地经历了几个发展“亲密关系”的时期:
二战期间,中美曾作为盟友在抵抗法西斯侵略、捍卫世界和平的正义之战中并肩携手,美国支援了中国抗战,中国则在亚洲战场作出了战略性贡献。
上世纪70年代冷战期间,在共同抵御苏联威胁、美国深陷越战泥潭的背景下,中美关系开始解冻。70年代末,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一时期,中国也开始调整国内政策和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将经济建设确定为中心任务。中美建交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建交后中美维持了10年的“蜜月期”。
新世纪伊始“9·11”事件后,反恐成为美国第一要务。小布什政府一改上任之初对华政策的强硬“牛仔作风”,开始致力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在不放弃对华防范和牵制的同时,不得不视中国为利益攸关方。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方面合作不断扩展,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状态。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总体保持了积极稳定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达成的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识,规划了一个超越“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好愿景。
从上面的经验中,可以归纳出有助于拉近中美关系的几个要素: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共同大国责任,摒弃意识形态偏见的务实合作需要,两个重量级大国无法彼此忽视的相互借重,双方政治家正确的、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决断和勇气。
那么,以上因素是否也会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成助力呢?当然是,而且在全球化迅猛发展、中国加速崛起的今天,助力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共同而特殊的大国责任。现在,不知美国是否也意识到,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和中美曾为之携手奋战的、来之不易的反法西斯胜利果实并非中国一家之责。尽管美国意识形态偏见和自以为是的“双重标准”犹存,但其不能否认的是:在双方全方位务实合作已呈现如此规模、中国分量已如此举足轻重、中美“利益共同体”已如此紧密的今天,因意识形态偏见动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奶酪实非明智之举。尤其是在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的当下,中美联手虽不能包治百病,但离开中美合作,任何重大国际问题就难以解决。
诚然,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一直存在,对中国崛起和双方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焦虑使美国对华心态格外敏感复杂,也使中美现在“相爱容易相处难”。但是,美国应该清楚,过去30多年里,中国在现存国际秩序内发展,中国不是这一秩序的挑战者。只要美国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关切,中国就无意与美国为敌。若美国“重返亚太”是为了对冲中国这一“假想敌”,那么几年来的实践应该可以证明,某些国家刻意伪造来自中国的“战争威胁”、狐假虎威地满足一己私利的行径才是美国真正的麻烦。如何解套?这恰恰需要美国审时度势的政治决断与勇气。
正是这一两面性的存在,即使是在这温情、浪漫的日子里,我们也不应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克里会在“情人节”对中国“甜言蜜语”,转头可能又会对日本强调盟友责任、“秀亲密”。但是,双方基于理性政治决断和现实需要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大势不可逆转,不容逆转。也许双方既不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也不因“冷言冷语”大动肝火,更不因第三者的“闲言碎语”摇摆不定的“斗”而不“破”、一路相携前行才是真正成熟的“亲密关系”吧。祝中美关系“情人节”快乐!(国际问题观察员 何 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