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王会”:历史等待着后人继续前行
编辑: 韩旭 | 时间: 2014-02-12 11:53:30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历史,有时巧合得令人吊诡。
24年前,当亚洲辩论大赛的聚光灯投向决赛的现场,21岁的“王郁琦同学”作为反方选手,硬生生地从南京大学手中夺走了象征最高荣誉的桂冠。而决赛的辩题,恰是“人类和平相处是可能实现的理想”。
“王同学”怎么也不会想到,24年后,他将以台湾方面陆委会负责人的身份访问大陆,令人称奇的是,今天,“王同学”将赴当年对手的学校发表演讲,一反当年辩论的观点,寻求两岸“和平相处的可能”。当年一再辩述的不可能,如今却要拼命用行动证明那是错的,如今真理似乎重新回到了“正方”。昔日针锋相对的辩论赛,今天温文尔雅的演讲台。如果说当年的辩论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那么“张王会”的成功举行也将注定载入明天的史册。虽然“王同学”只是低调地表示“是值得记录的一天”,但恰巧道出了历史的本质,因为历史的本质,就是记录。
翻开两岸关系的记录册,从炮火连天、隔空喊话、开放探亲、恢复谈判、实现“三通”、密切互动一路走来,一路风尘写红笺,几多佳话越天堑。不仅“汪辜会谈”已成绝响,“陈江会谈”也已成为人们心中的记忆。当年或难咽、或释怀的兄弟仇、姐妹恨;那些或续接、或隔阻的相思苦、离别愁;过往或猜忌、或不疑的家国梦、手足情……所有的这一切,伴随着许多长久的不为人知的默默等待的人心,伴随着1949年的大江大海,伴随着许多相见不能见、不愿见的伤痛,都化为尘土和雨露,成为两岸关系迈向新征程的一种积淀和滋养。如果说当年书信中的一句“度尽劫波兄弟在”促进了两岸交流探亲的善意之举,那么今天“轻舟已过万重山”则是客观又谦逊的表达。曾记否,几年前,海协会陈云林会长首次赴台,还有些许杂音环绕;此去稍稍经年,两岸关系的“良辰美景”已然惠泽越来越多的乡里乡亲,而非不可触摸的“虚设 ”。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这是一种底气十足的自信。未来的两岸关系虽难言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但终究不会回到以前的沧海桑田、波谲云诡。
“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终归、要、逐步、总不能、一代一代,这些看似平淡的话语,和两岸关系过去的历史,在激励今天和后来的人们在两岸关系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而历史最大的意义,也莫过于两个方面:一告慰先贤,一启迪后人。
历史等待着后人继续前行。无论多么吊诡,总是充满期待、值得期待。(李章程)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