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最新亚太报告:较快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改革将是亚洲国家新常态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12-30 17:30:50 | 来源: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任沁沁)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0日在京联合发布《亚太蓝皮书: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5)》。报告认为,尽管各国结构调整与改革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未来一个时期较快速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改革将是亚洲国家的新常态。
如果说2013年底的中央周边外交工作会议是新时期中国周边战略或周边外交起点的话,那么2014年则是它的开局之年。
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发挥主场外交优势,2014年上半年以亚信峰会为平台,提出的“亚洲新安全观”获得了众多周边国家的认可;2014年下半年以北京APEC会议为契机,中国所倡导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方案成为北京峰会的最大亮点,也为APEC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在支持重启WTO多边贸易谈判的同时,也在全力推动区域和双边自贸区的谈判,为此完成了中韩自贸区和中澳自贸区的实质性谈判。
最受人们瞩目的要属“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不仅适应了亚洲发展的多元性需求,而且为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外交提供了最重要的平台。
报告认为,所有这些新的实质性进展背后都体现了中国周边外交的“亲诚惠容”理念。
报告起草组专家认为,在亚洲经济领域,2014年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延续了过去三年增速放慢的走势,从而验证了我们在两年前所做出的一个基本判断:亚洲新兴经济体高速增长阶段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拐点,经济增速将进入一个较快速的发展阶段。
换言之,经济增速虽然会低于以往,但仍然会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亚洲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报告指出,为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型,亚洲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优先任务是进行结构调整与改革。以政府领导人更迭为标志,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也包括日本)都在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改革步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未来一个时期较快速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改革将是亚洲国家的新常态。
从影响亚洲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看,国际油价下跌与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构成了两个影响方向相反的因素。
大国的亚洲战略调整正在改变亚洲的竞争格局,进而也成为影响中国周边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报告认为,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与日本的“正常国家”战略构成了越来越明显的互动,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不选边站的立场也已经放弃。面对日本的政治右翼化加强、修改和平宪法与寻求“正常国家”,美国的“容忍度”将取决于美国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可度”。如果美国认为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威胁足够大,那么它对日本寻求“正常国家”的“容忍度”就会足够大;反之,美国则会对日本的行为加以“约束”。
在大国的战略调整中,因乌克兰危机,俄罗斯战略重心东移趋势最为引人注目。报告分析,一个战略重心转向亚洲的俄罗斯无疑会强化中俄之间的合作,但它绝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
本地区的另一个大国——印度,在人民党获得压倒性大选胜利之后,其亚洲政策走向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报告认为,尽管新政府没有明确强调继承上届政府的“东向”战略,但印度参与东亚事务的欲望与上届政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报告指出,中国周边环境的变化与自身的变化同样巨大,并且两者存在着越来越强的互动关系,因而,构建新时期的中国周边战略任重而道远。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