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网评:两岸向前行 “莫忘初心”是正理
编辑: 李思媛 | 时间: 2014-12-29 10:18:05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面对转瞬即逝的2014年,两岸民众选出了“转”字作为这一年的“海峡两岸年度汉字”。对此,网民各有解读。有人乐观,认为“转”字代表两岸这一年变化巨大,期待新的一年能够“转”出好运;有人悲观,疑惑2014年的两岸关系时好时坏,根本就是晕头“转”向。
网民们的疑惑其来有自,2014年的两岸关系的确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马年春节刚过,习总书记会见连战、国台办张志军主任与台湾陆委会王郁琦主委首次正式会面,一切都顺风顺水地进行着。但仅一个月后,岛内就爆发了抵制两岸服贸协议的“太阳花学运”,大陆网友不明白:台湾人怎么这么不懂我们的“好心”?就在低气压弥漫两岸之际,国台办主任首次登上了宝岛,又是一场值得双方庆祝的破记录事件!但很快,因为“习马会”的议题,两岸关系又变得诡异起来。11月中旬,张志军主任与王郁琦主委再次在北京握手,虽然不是正式会面,但仍让我们看到了两岸关系重回正确轨道的曙光。然而,仅仅17天后,国民党在台湾的“九合一”选举中惨败,“民进党要卷土重来了吗”、“两岸关系会因此逆转吗”等疑问再次充斥网络。
网络真是一个汇聚各方观点之地。有人批评台湾人只顾“小确幸”,缺乏理性思考;也有人认为两岸分离这么久,出现波澜很正常。有人痛批马当局的“不统不独不武”放弃了统一理想,才会导致国民党失去中心思想从而一盘散沙;也有人认为,这次仅是台湾民众对马当局执政不彰的惩罚性投票,并不代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失败。而笔者以为,这所有的疑问与观点都应该有一个前提:我们是否还拥有当初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初心”?
本文所谓“初心”,即“最初的信念”,也就是从2008年两岸关系开始重大良性转变之时,两岸双方最初的动力与最初的期望。毫无疑问,是两岸主流民意的推动,让两岸关系始终未偏离历史轨道;是实现和平发展的愿景,支撑我们一步步走到现在。这样的“初心”,说得直白些,就是要让两岸的老百姓过上舒服日子,一是没有战争,二是生活富裕。
“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句孙中山先生当年的话语,仍然激励着今日之中国人。所以,我们在波折不断的2014年,仍然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会见台湾客人,“两岸一家亲”、“中国梦”、“两岸梦”理念流行两岸;看到了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开启直接对话,从质上提升了两岸关系架构的稳定性;看到了新当选的“绿色”台北市长柯文哲表示台北跟上海的交流“马照跑、舞照跳”;看到了国民党选举败后,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仍按原定计划访台、两岸企业家峰会如期在台北登场……
许多民意调查结果均显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早已被两岸主流民意共同认知。这样的民意基础,已注定两岸关系绝无逆转的可能。民进党此次赢得岛内22个县市长中的13席,其身上也不得不肩负起更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责任。毕竟,让老百姓过上舒服日子、真刀真枪的救经济,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谁也不能否认:深入推进两岸经贸合作,是当前台湾走出“闷经济”的良方。张志军主任在反服贸风波后前往台湾、陈德铭在国民党惨败后登陆宝岛,都是在表明大陆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诚心与耐心。两岸间的所有风波,影响的只是交流速度,绝不会影响和平发展的大方向,因为我们都未丢弃那颗最宝贵、最朴实的“初心”。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新亚洲首富马云的这句话,在2014年流行于两岸的年轻网民间。笔者则想说:“两岸梦”一定要有,因为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14年,两岸关系前行路上的颠簸性加强,也对我们更加理性地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处理彼此的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只要我们遵循历史发展的方向,只要我们不忘最初的信念,只要我们愿意彼此靠近、相互理解,就一定能够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到那时,我们便能骄傲地向世界宣布:看!我们中国人团结起来的力量,有多强大!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