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驻华大使:期待中意合作更深入、更全面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10-14 10:24:41 | 来源: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郝斐然 林杉)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将访问意大利并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意大利驻华大使白达宁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意大利期待中意两国的经济合作能够更深入、更全面,他希望2015年的米兰世博会能够帮助中意两国人民加深相互了解。
在李克强总理访问意大利之前,意大利驻华大使白达宁接受新华网专访。郭小天摄(高清组图)
新华网:大使先生,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将访问意大利,您对此次访问有何期待?
白达宁:我们对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热烈欢迎。首先,我们希望加强中意两国已经十分密切的政治联系;另外,我们期待中意两国的经济合作能够更深入、更全面。
新华网:您如何看待现在的中意关系?中国在意大利的外交布局中处于何种地位?
白达宁:中意关系处于非常好的状态,我们很大程度地得到了共识。意大利在参与欧洲一体化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强大,意大利的外交政策也会考虑欧洲大的背景。但是,我们也意识到中国日益增长的重要相关性,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在经济层面。
新华网:伦齐总理访华期间,两国发表了新的《中意关于加强经济合作的三年行动计划》,您认为这一文件可为两国带来哪些机会?
白达宁:伦齐总理的访华和《中意关于加强经济合作的三年行动计划》的签署意义重大,这份文件是关于两国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的。目前我们两国的贸易和经济交流十分理想。当然,我们要努力获得更多的成就。比如: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寻求平衡。意大利对中国的出口额大约在120亿欧元,而中国对意大利的出口额高于260到270亿欧元。意大利在中国的投资额为150到160亿欧元,中国在意大利的投资额也比其多一点。
有迹象显示,许多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的企业界开始将意大利看做投资的好机会,至少有2到3个大型企业已经进驻意大利,我们相信,这条路还会走得更远。
无疑,我们需解决这些失衡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方式,是中国更好地开放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小型企业,因为它们在参与本地竞争时面临更多困难,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对相关情况的了解,以及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很多情况下,意大利公司非常好,它们资质合格、技术先进,但它们缺乏资本和广阔的市场。中国可以提供给他们这些,同时,意大利先进的技术也将有利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
新华网:今年6月意大利总理伦齐访问中国,期间两国政府同意在许多领域开展更高水平的合作。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近年来中意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情况?
白达宁:意大利总理6月的访华非常成功,中意两国在各领域都设计了发展路线。在经济领域,除了之前提到的,中意确定了5个可合作开发、投资互惠的重点领域:它们分别是环境、农业、卫生、航天航空及城市化。我相信两国签订的所有协议都将更好地推动双边合作,促进贸易平衡。
在文化领域,意大利和中国都是文化强国。中国代表了古老且令人惊奇的东方文明,意大利则代表着西方文明。我认为,两国人民都需要更好地了解彼此。意大利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的语言,深入中国的文化环境。我们也已经在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意大利人民对中文的兴趣也得到了增长。这得益于孔子学院在意大利开展的大量活动。我们希望中国人民也能更多地了解意大利,学习意大利语言。虽然,意大利语不是国际上最通用的语言;但是,它仍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门语言。我们也希望意大利在中国采用类似孔子学院的方式,来获得有效的语言以及知识的传播效果。
另外是旅游方面,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意大利人来中国,更多的中国人去意大利。这里有一点特别提示,明年即将在米兰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将会是加强两国人民间交流的非常好的契机。
新华网:意大利是此次亚欧首脑会议的主办国,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构建负责任伙伴关系,促进可持续增长与安全”,您怎样理解这一主题?意方有哪些重要的实际安排?
白达宁:意大利是此次亚欧首脑会议的主办国,我们为更好地确立此次会议的议程做了一系列工作。此次会议中有很多议题需要讨论,我建议把重心放在各方的相互了解上,各国之间的联系十分重要。中国也有必要把支持这一理念放在首要位置,它能让各国在物质领域和非物质领域(文化、语言、信息等)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一个更加融合的世界对各国来说是有益的。
此外,经济也是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讨论点,讨论重心将主要放在如何创造就业机会上。亚洲和欧洲两个大陆应该共同为年轻一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认为可以通过综合手段来解决。另外,由于全球化的进程已经改变了不少老旧的经济模式,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分析和研究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
还有一个与会各国都关心的议题,便是国际社会出现的新危险和新威胁。我想各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与均衡的方式来应对这些危险和威胁,而政治对话正是这些措施的基础。
在李克强总理访问意大利之前,意大利驻华大使白达宁接受新华网专访。郭小天摄
新华网:意大利是欧盟重要成员国,现在也是欧盟轮值主席国。意大利在巩固和发展中欧关系中采取了哪些举措?
白达宁:刚才我们提到了中意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意大利是欧洲重要的经济体。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关系又非常重要。欧洲的贸易关系是由欧洲的行业机构控制的,所以我们密切关注的是在欧洲层面本身发生了什么。我们希望看到一个整合的欧洲大陆,与中国保持更平衡的关系。此外,贸易额和投资额应当是平衡的,这样才会给彼此带来可持续增长的利润。
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它在过去的10年或15年间发生的改变是巨大的。所以,我们需要寻求一种不同的途径,致力于在不同的基础上加强整合,也许欧洲会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中国。如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为了建设更有效率的生产线,也许中国将有更多资本投入到意大利和欧洲。
新华网:李克强总理将拜访位于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阐述中方关于粮食安全的看法。请问意大利政府是如何看待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
白达宁:农业是一国之基础,是我前面提到过的五大方面之一。农业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多生产,同时还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因此非常重要。明年的米兰世博会上,我们会突出食品这个主题,因为我们要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全世界的人口。我们的理念是,粮食以及农作物生产要注重环保与平衡,要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要产出又多又好又安全的食品。意大利在这些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供中国借鉴和学习。在这方面,意中两国可以加强合作。
新华网:一提到意大利,普通中国人想到的往往是时尚之都和足球王国。那么,提到中国时,意大利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您认为意大利的哪些方面值得中国人更多地了解?
白达宁:意大利人对中国抱有良好的感情。一说到中国,中国的古代文明、文化传统还有飞速发展的经济,给意大利人的都是积极的印象。说起中国人对意大利及其人民的印象,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文明起源于意大利;二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如马可·波罗和利玛窦,他们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帮助欧洲了解中国;第三个方面是,意大利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地方,在很多方面都世界闻名,比如时尚、食品、家具、住房,还有高科技产品、法拉利、机器人制造还有航天领域也非常有实力。所有这些方面都相互融合。简言之,意大利对中国抱有良好的、积极的感情,我个人也相信,中国对意大利也是抱有同样良好的感情的。
在李克强总理访问意大利之前,意大利驻华大使白达宁接受新华网专访。郭小天摄
新华网:明年米兰将举办世界博览会,中国是重要的参展国之一。您认为这次博览会怎样帮助两国人民加强相互了解?您觉得我们两国应在哪些方面加强文化交流,以便两国人民更全面地了解彼此?
白达宁:米兰世博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不仅面向意大利,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过去三十年来的发展成果。预计米兰世博会将吸引2000万到2500万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前往,意大利政府为中国参展的成功做了不少努力,我相信所有前来参观的游客都能很好地感受到中国的风采,包括经济发展成果。另外还有文化,文化可以和餐饮行业结合起来,这也是博览会的主题之一。此次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也是用食物来讲述中国的饮食传统。
此外,在世博会举行的六个月里,意大利与中国将建立特别渠道来交流、组织活动,在许多领域加强合作,目前一些合作的效率还不是很高。为此我们做了不少努力,依靠来自中国方面的投资设置了严格的议程,从而使参观博览会的中意两国人民能更加了解彼此,能就两国发展与合作的经验与前景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新华网:意大利的美景和文化都吸引了很多中国人前往旅游,意大利采取了哪些举措吸引中国人前往?意大利方面对于保护中国旅游者的合法权利有哪些实际有效的措施?
白达宁:意大利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来促进两国人民交流。我们希望有更多意大利人前往中国,希望他们亲眼看看中国和中国人是什么样,以及领略这片土地上的美景。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来到意大利。明年便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前往意大利不仅能够参加世博会以及游览米兰,还能参观其他风景名胜等。意大利的世界文化遗产占全球的60%,在这么一个拥有丰富文化的国家旅游,定能让游客们更加流连忘返。尽管意大利的领土不如中国辽阔,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有高山和大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城市、博物馆以及美味的意大利菜等等。我认为,前来意大利旅游的中国游客会感到很满意。
至于签证问题,游客们不需要过多地担忧,它就像买一张机票一样简单。如果是组团前往意大利三四天,或是个人访问、商务访问或文化访问,通常情况在提出申请后的36小时之内便可以获签,是申根国家里速度最快的。因此,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人前往意大利。尽管我们都知道有时候的确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些问题),并愿意同中国政府一道,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大家不必担心,只需好好享受愉快的意大利之旅。欢迎来意大利!
总策划:田舒斌 策划:刘加文 终审:常烨
采访和
编辑:林杉 郝斐然 摄影:郭小天 摄像:朱鹏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